>
杨宪罪不至死,真正置杨宪于死地的,不是大明律法,而是大明官僚的集体利益需求。
无论是淮西的李善长、胡惟庸等人,还是浙东的刘基等人,他们都不愿意看到杨宪居于显位。
朱元璋不会因为一个小小的检校杨宪,使自己与功臣们的关系早早陷入僵局,尤其是杨宪的所作所为还让他极为失望的情况下。
陈宁也想起来杨宪的事,眯着眼睛道:
“胡相,其实天子把嫡长女下嫁给平民这件事,最该生气的是韩国公啊!”
明初六公爵,按地位高低依次为李善长、徐达、常茂(常遇春之子)、李文忠、冯胜、邓愈。
令子孙世袭,只有常茂,如无子嗣,即以兄终弟及的形式世袭。
那些被封公之人,他们的功劳毋庸置疑。
这六个人各有优势,其他几人都是凭着战场上出生入死军功卓著受封的,文臣仅李善长一人,而且还排在第一位。
可见他在朱元璋心目中无可替代的位置。
大封功臣时,朱元璋就特别强调:
“善长虽无汗马军功,但功劳甚大,连汉时的萧何也不一定及得上他。
由是授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、特进光禄大夫、左柱国、太师、中书左丞相,封韩国公。
岁禄四千石,子孙世袭。
予铁券,免二死,子免一死。”
李善长得圣眷之隆,无人出其右!
胡惟庸看向陈宁,漫不经心的道:
“韩国公可不是